宁夏日报:科技指导员 为乡村振兴献智出力-pg电子游戏麻将胡了

 宁夏日报:科技指导员 为乡村振兴献智出力-pg电子游戏麻将胡了

宁夏日报:科技指导员 为乡村振兴献智出力

发布日期:2022-04-21    浏览次数: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要求,打通科技成果面向农村地区转化“最后一公里”,自治区科技厅从宁夏各高校、科研院所选派100名专家作为乡村振兴科技指导员,面向国家和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精准化、公益性科技服务。近日,记者采访了部分乡村振兴科技指导员及其团队,听他们讲述通过科技帮扶指导带领当地群众发展产业、开启致富模式的奋斗故事。

李锦馨(左一)指导村民种植郁金香。(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李锦馨:情系“玫瑰谷” 逐梦产业路

4月10日,泾源县香水镇米岗村,69岁的村民寇月明一大早就来到自家的玫瑰基地,为萌芽的玫瑰喷洒生物菌剂,防治病虫害。

“感恩党的好政策,让乡村振兴科技指导员来村里帮助我们种植玫瑰,我们日子好了、收入高了、心劲儿也更足了。”寇月明说。

如今的米岗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玫瑰谷”,全村种植玫瑰规模1200亩,不仅实现了规模化种植,还形成了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产业链,依靠玫瑰产业为乡村振兴科技提供了强大助力和坚实支撑。

从旧日的偏僻山村到如今的繁盛花谷,米岗村的改变,离不开乡村振兴科技指导员李锦馨的多年付出。

今年58岁的李锦馨是宁夏大学农学院园林系教授。这些年来,伴随着教学工作的深入,李锦馨对自己的专业也有了新的认识。“园林专业不仅是一门学问,更应该服务地方经济,为群众增收致富提供支撑。”她说。

李锦馨与米岗村的缘分始于10年前。

2012年,自治区科技厅从全区选派了100名专家,帮助各地发展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经过组织推选,李锦馨成为其中一员。当年4月,她成为泾源县米岗村的科技扶贫指导员。

米岗村位于六盘山主峰脚下,全村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是个深度贫困村。

初到米岗村,李锦馨面对眼前的青山绿水惊叹不已。“这里的自然条件非常好,云山油松满目苍翠,唯一的遗憾是产业无法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支撑。”李锦馨回忆。

泾源县气候冷凉、环境潮湿多雨,具备发展苗木经济的优质条件。此前数年,米岗村主要以种植小杂粮和苗木发展经济,但由于苗木生长周期过长,农民从栽种到卖出需要经历数年劳作,收益见效慢,脱贫增收效果并不理想。

如何结合米岗村优势条件,发展合适的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来到米岗村后的一个月里,李锦馨走村串户了解情况,结合实际为产业发展开出“良方”——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变树为花,变长为短,长短结合。

经过认真筛选,李锦馨最终制定了“发展两草两木花卉,短平快种类先行,让资本快速积累,中长期项目并举”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其中,“两草”指百合和郁金香,生产周期短,能够迅速达产见效;“两木”即玫瑰和牡丹,中长期见效。

针对米岗村的自然气候和土壤条件,她先后筛选了百合、郁金香、玫瑰和油用牡丹4个优良耐寒花卉进行引种栽培,并制定了一整套栽培技术和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把计划变成现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米岗村村民从事传统种植作业,对玫瑰等花卉的种植技术很陌生,让大家放弃种植树苗改种玫瑰,很多人心里打鼓,不敢尝试。

为了帮助农民种好花卉,李锦馨通过示范种植,让玫瑰在米岗村扎下了根,收获的鲜花每亩可获得4000元以上的收益。看到希望的村民没有了顾虑,纷纷开始学技术、种玫瑰。

种植规模逐步扩大后,李锦馨又瞄准延长产业链。在自治区科技厅等相关部门和泾源县委、政府的支持下,李锦馨先后帮助米岗村引进相关企业和项目,对玫瑰进行深加工,制造品类丰富的食品、日化用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并指导种植郁金香、欧洲水仙等鲜花品种,极大丰富了米岗村的鲜花种植品种。

经过多年的努力,米岗村迎来了大发展。2017年,米岗村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米岗村成为泾源县首个走出产业困境的村子,实现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从苗木到玫瑰,10年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米岗村从偏僻的小山村变成了开放的“玫瑰谷”,每年吸引各地游客来到这里旅游,带动当地旅游、餐饮和蜂蜜加工等产业齐发展。伴随着全村发展阶段的变化,李锦馨的身份也从科技扶贫指导员变成了乡村振兴科技指导员。

“现在,米岗村进入乡村振兴发展阶段,我感到特别欣慰。助力乡亲们增收致富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将继续努力,为米岗村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李锦馨说。(宁夏日报记者 马 越)

刘占祥(左二)为滩羊养殖户传授饲养技术。(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刘占祥:甘做“羊保姆” 助推产业兴

春回大地,草木萌发。位于盐池县城北10公里处的花马池镇皖记沟村一派生机盎然,村民羊场里的滩羊悠闲地吃着草料。

“皖记沟村的滩羊产业能够发展得这么好,要多感谢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羊专家’刘占祥老师呢!”4月9日,皖记沟村的村民们对自治区科技厅选派到该村的乡村振兴科技指导员赞不绝口。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发展和科技支撑。为全面了解皖记沟村的具体情况,去年刘占祥一到任,就通过与村干部座谈、走访、入户调研,了解该村自然环境、人口、土地、主要经济来源、特色产业等基本情况,并积极与村干部多次沟通,共商计策。“通过多方调研,我们掌握了村子的具体情况并理清了思路、确定了科技帮扶的主攻方向。”刘占祥说。

“皖记沟村虽然有养殖滩羊的传统,但部分养殖户饲养管理落后,对养殖技术掌握不到位,仍沿用传统养殖方法,不重视科学饲养管理。”刘占祥说,很多农户将不同生理阶段、不同用途的羊混合在一起饲养,喂同样的草料,不能够满足滩羊在不同生理阶段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造成饲料浪费,成本增加,羊生长慢,生产周期长,繁殖效率低。同时,新技术应用滞后,饲养管理技术水平低,体现在饲草料的结构不合理,粗饲料仅以单一的玉米秸秆为主,饲草料种类少、搭配不当,且营养不平衡、营养供给不合理,尤其是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缺乏和不足,影响滩羊品质的提高。

“我们与盐池县科技局、村干部共同协商制定了乡村振兴科技指导员项目计划、确定项目任务发展滩羊高效舍饲养殖技术。”刘占祥说,我们积极做好滩羊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技术培训工作,提高滩羊养殖户整体科技素质。示范推广全日粮tmr饲喂技术,按滩羊不同生理阶段,做到科学合理的营养搭配,完善饲草料搭配、加工、配送为一体的滩羊生产模式,进一步促进全日粮饲喂技术的全面推广。引进优良滩羊种公羊,改良和提高滩羊品质、防止近亲衰退。推广滩羊舍饲高效育肥科学养殖技术(预混料、浓缩料、全日粮),进行分阶段标准化、优化育肥技术、羔羊隔栏补饲母仔同补等技术。

为克服新冠病毒给科技扶贫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使科技帮扶工作能够常态化顺利开展,刘占祥及时联系村干部,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向养殖户发布滩羊养殖饲养管理新技术,进行线上培训和线上技术指导。村部网络群吸引125位村民踊跃参加,已先后发布滩羊养殖技术如初生羔羊的护理、羔羊隔栏补饲提起断奶技术、育肥羊的防疫与驱虫、新购羊如何度过安全期、青贮饲料的制作技术等6期,参加培训群众达450人次。

“我们把皖记沟村确定的10个肉羊养殖示范户、5个致富带头人、3个乡土科技人才作为该村重点培育对象。”刘占祥说,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实用、实效、接地气”,让养殖户提问题,有的放矢地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另外还聘请5位专家,深入养殖场、农户家进行现场指导。

通过滩羊养殖技术培训,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提高农户滩羊科学养殖整体素质,增强了科学养殖的信心,充分发挥科技助力产业发展的优势。目前,全村滩羊饲养量3.8万只,年出栏量2.2万只。(宁夏日报记者 李志廷)

王金云(右一)及团队成员调研隆德农产品销售情况。(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王金云团队:让农村电商不再“遇冷”

对位于隆德县的宁夏兴宇绿色粗粮加工有限公司这样的小企业来讲,电商时代让他们欣喜却又一度迷茫——都知道电商是企业经营的助力器,但知名电商平台的入驻门槛越来越高,让一些小企业可望而不可及。

不过,如今的兴宇公司有了自己的电商渠道——在微信小程序搜索“兴宇绿色粗粮”即可进入该公司的网店。香醋、杂粮、胡麻油等公司的拳头产品,在这里一应俱全。借助微信平台,这个网店的服务和运营都比较方便,为企业经营开辟了新天地。

兴宇公司的个性化电商平台,得益于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教授王金云和他的团队开展的自治区乡村振兴科技指导员项目。去年一年,王金云团队都在为“基于ai技术的隆德县优质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平台建设”项目奔忙。这个项目背后,离不开王金云和学生们持续数年的研究积累和不懈努力。

2019年,王金云带着8名学生,历时10天纵贯宁夏南北,考察了近20家涉农企业和农村合作社。宁夏枸杞、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盐池滩羊……王金云团队把目光瞄准我区农业特色产业,关注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发现一些中小型涉农企业、家庭农场、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电商‘遇冷’难题。首先是未必适合在天猫、京东等大电商平台运营。企业入驻大电商平台运营费用动辄每年十多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还得有专业团队推广、相匹配的电商基础设施,否则收益有限,难以调动企业积极性。其次就是新电商平台又往往面临‘冷启动’问题,难有人问津。”王金云说。

为此,王金云团队依托微信商业生态开发了社会化电商平台。“你可以把我们这个系统理解为乐高玩具,我们依托微信平台开发相关电商应用模块,针对农村或企业需求,进行个性化平台搭建。”王金云向记者介绍。

2021年,王金云作为自治区科技厅选派的乡村振兴科技指导员,定点指导隆德县凤岭乡、宁夏兴宇绿色粗粮有限公司。王金云带领团队数次到当地调研,了解当地产业情况和企业需求,挖掘产品卖点。在当地,除了“兴宇绿色杂粮”,他们还帮助凤岭乡冯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开设“美丽冯碑”微信公众号,嵌入团队开发的智能获客系统,打造“凤岭八珍官方商城”网店。网店共发布6个品类26种产品,主要销售凤岭乡8个行政村的特色农产品。借助智能获客系统,经营者在收到顾客授权后,可分析顾客在网店的访问行为。“顾客浏览时长、浏览了哪些产品都能通过数据分析得出,这其中不涉及顾客个人信息及隐私,有助于企业提供个性化的营销方案。”王金云说。

电商平台搭建起来后,如何破解新电商平台普遍存在的“冷启动”难题?王金云团队通过网络,为当地提供远程代运营服务,还编撰了培训教材,为相关企业开展了两期电商人才培训。另外,团队还为合作企业撰写营销文案、拍摄推广视频,并借助直播带货以及微信、小红书等平台引流宣传。

此外,王金云还将项目和大学生创业就业相结合,为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和创业指导。从北方民族大学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学生马鹏、马世铭等人,积极投身创业浪潮,成立了宁夏锦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北方民族大学还在学校801创业园为锦云公司提供了办公场所,鼓励毕业生创业。

运营4个多月后,王金云团队搭建的两个电商平台逐步升温,累计引流访客3万余人,产生有效订单近4000份,客户复购率近30%,产品销售额达42万元。这份成绩单对农村合作社和小企业来讲,可算是有益的尝试,对王金云团队来讲,更坚定了他们的信心。

“既力所能及帮助农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又给商学院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舞台,让大家努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王金云说。(宁夏日报记者 和牧川)

【短评】

用科技之火点燃乡村振兴引擎

从去年开始,在我区9个脱贫县区的100多个村里,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走村入户,宣讲惠民政策、指导春耕秋收、提供咨询帮助;他们是农民心中的“田专家”,是问需开方的“把脉人”,更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征程中的“传经者”;他们似一股春风,吹向农村的广袤大地,为农民带去新技术、新品种,教会农民种植养殖的新方式;他们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开阔了农民的视野,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乡村振兴科技指导员。

不难想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而乡村产业振兴更多是农业振兴,这就离不开科技支撑,必须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更好参与到乡村振兴事业当中,需要科技工作者一如既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过去的一年,全区广大科技指导员植根农村、贴近农民,与乡村发展唇齿相依。他们经常深入乡村一线,通过线上线下培训、田间地头教学、咨询指导等方式,将最新科技政策、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和科技成果第一时间普及、推广到农村地区。

广阔乡村,是锤炼本领、展现风采的舞台。依靠乡村振兴科技指导员这支乡村振兴的先遣军和生力军,我区乡村振兴有了科技支撑,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宏伟蓝图未来可期。(来源:宁夏日报  记者:马越)

原文链接:

网站地图